记者今天从国铁集团了解到,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至7月18日,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.6亿人次,同比增长4%。
坐高铁 买好了票想换座怎么办
现在正值暑运高峰。大家坐高铁出门,都想选个心仪的座位。那高铁的座位序号是如何安排的,哪些靠窗哪些靠过道?通过网络或用手机在铁路12306上购票后,可以更换座位吗?动车行李架上的指示灯又代表什么意思?暑运服务台,为您一一解答。
打开铁路12306App,首页上就会显示您要预订或购买的车票相关信息。按提示选择好车次后,页面上出现的“选座服务”,会清晰地以英文字母标明列车座位的布局和相对特点。
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二等座为例,二等座通常采用“3+2”式排列,3个座位一侧用A、B、C表示,2个座位一侧用D、F表示,A、F是靠窗座位,C、D是过道座位,三人座中间的位置就用字母B来表示。
而一等座采用“2+2”式排列,也就是过道两侧各有两个座位,分别用A、C、D、F表示。商务座多为“2+1”或“1+1”式排列,座位编号用A、C、F或A、F表示。
旅客可以根据12306上座位布置的直观展示,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。
国铁西安局汉中车务段汉中车站客运员 魏璐:这种选择相当于旅客提交了一个意向,如果列车上的剩余席位能够满足旅客所选座位需求,系统将按照旅客需求精准匹配;如果不能满足,系统将随机分配席位。
那么如果旅客对自己通过铁路12306选择订好的或系统自动分配的座位不满意,可以在线换座吗?铁路部门表示,12306目前没有直接在线换座功能。如果想更换座位,通过12306改签车票,在有余票的情况下,可以更换座位。而第三方平台所谓的“在线换座”,实际使用的也是火车票改签功能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研究员 杨立鹏:通过实测,第三方平台“在线换座”功能,后续旅客如果行程变更、想进行车票改签时,将无法办理改签业务,影响旅客出行。
另外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高铁没有“E”座,这其实与航空座席设置惯例有关。由于飞机比高铁更早出现,因此就形成高铁以飞机为参照物的座席设置惯例。早期大多数飞机是单通道,每排有6个座椅,AF靠窗,BE在中间,CD靠过道而高铁座位延续了国际惯例,但一排最多5个座位,要保留靠窗或靠过道的特定字母,也就是AF座位靠窗,CD靠过道,所以就没有E座了。
细心的旅客还会发现,复兴号车厢的行李架下方有一排红、绿、黄三色指示灯,它们其实是座位状态的“信号灯”。绿灯表示该座位在当前站和下一站车票均未售出;黄灯代表该座位在下一站已售出,但当前站没有旅客;红灯则意味着当前站车票已售出,座位正在使用中。通过指示灯,乘务员可快速掌握座位使用情况,也方便旅客查找座位。
zailixingjizhehuishangtichuxiangguanwentideshizongtaiyangshijizhe,erbushiyixiewaimeijizhe。zhexianranyiweizhezhongguofangmianxiangdangleyijiangzhejianshigongzhiyuzhong。gengxuzhuyi,ciqianyitian,zhongwuliangguozuigaolingdaorengangtongledianhua。shuangfangjiuzhongwuguanxihewukelanweijijiaohuanleyijian。在(zai)例(li)行(xing)记(ji)者(zhe)会(hui)上(shang)提(ti)出(chu)相(xiang)关(guan)问(wen)题(ti)的(de)是(shi)总(zong)台(tai)央(yang)视(shi)记(ji)者(zhe),(,)而(er)不(bu)是(shi)一(yi)些(xie)外(wai)媒(mei)记(ji)者(zhe)。(。)这(zhe)显(xian)然(ran)意(yi)味(wei)着(zhe)中(zhong)国(guo)方(fang)面(mian)相(xiang)当(dang)乐(le)意(yi)将(jiang)这(zhe)件(jian)事(shi)公(gong)之(zhi)于(yu)众(zhong)。(。)更(geng)须(xu)注(zhu)意(yi),(,)此(ci)前(qian)一(yi)天(tian),(,)中(zhong)乌(wu)两(liang)国(guo)最(zui)高(gao)领(ling)导(dao)人(ren)刚(gang)通(tong)了(le)电(dian)话(hua)。(。)双(shuang)方(fang)就(jiu)中(zhong)乌(wu)关(guan)系(xi)和(he)乌(wu)克(ke)兰(lan)危(wei)机(ji)交(jiao)换(huan)了(le)意(yi)见(jian)。(。)
秦刚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
但这一策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。一方面,在拜登政府延续对华贸易战、关税战、科技战等做法的情况下,2022年中美贸易额再创新高,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,两国经贸关系不仅没有实现所谓“脱钩”,反而绑得更紧。同时,2023年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态势受到世界瞩目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,寄望于中国带领世界经济走出疫情阴影。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美管控好经贸分歧,携手为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。